第1章
分析:經濟局勢可能引起風向轉變
如果要在全球脫碳行動中發揮作用,離岸風電業需要另闢蹊徑。
全球離岸風電產業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變革即將到來。該產業在過去30年蓬勃發展,而現在面臨巨大挑戰。
自2019年以來,供應鏈問題已導致全球專案成本上漲39% 2。開發商表示,設備和建造成本增加意味著他們無法獲利,因此推遲甚至取消後期開發計畫。未來十年,全球(除了中國市場外)3 離岸風電產業,可能因成本通膨需額外增加約2,8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在持續低價競爭和機組大型化的趨勢下,供應鏈沒有時間在需求增加前回收研發成本。這不僅增加產業在研發、勞動力和船舶方面的成本投入,還帶來風險和波動。而這一問題在新冠病毒疫情和烏俄衝突造成供應鏈失衡的背景下變得更為嚴重,也使專案的經濟性造成不確定。
這種不確定性反映在近期離岸風電專案(可持續能源)拍賣中。2023年9月,英國舉行第五輪競標,即使用差價合約(CfD)模型商定售電價格,也未能吸引任何離岸風電的投標者。英國政府制定的「履約價」不足以吸引開發商投標。4
美國部分離岸風電租賃區的招標也已成長乏力。2022年2月,美國東海岸的租賃區創下了破紀錄的拍賣價格,但近期墨西哥灣招標卻未吸引多少開發商競標。5
然而,該產業並沒有一蹶不振。2023年7月,德國首次採用「先買後付」的動態競價程序進行離岸風場建造權招標,吸引了北海和波羅的海專案總投標額126億歐元(約134.6億美元)。包括愛爾蘭、荷蘭和立陶宛在內的其他市場也以合理的價格成功完成了離岸風電招標。
這些對比鮮明的招標結果,反映產業目前的局面動盪不定,而且越來越明顯的是,下一階段的離岸風電開發可能需要考慮除價格以外的因素。
至少到 2035 年,確保風機(渦輪發動機)製造獲得足夠所需的關鍵材料和金屬將是一大挑戰,供應中斷的風險很高。
Ernst & Young LLP企業融資服務合夥人Andrew Perkins表示:「我們需要意識到離岸風電產業已經成熟。」「投標者需要根據交付風險、他們的營運計畫、供應鏈合約和營運狀況(資產負債表)來進行評估」。
正當氣候變遷緊急情況要求迅速加大投資以確保實現全球淨零排放目標時,離岸風電產業已來到轉折點。為達到2030年的預期目標,全球每年需要新增平均35GW的裝置容量 6;截至目前,2023年僅新增不到9GW的離岸風電。
毫無疑問,離岸風電在全球脫碳和提供更便宜、更環保的電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它還將有助於推動熱電產業、綠氫生產和電動車發展。但這一切都取決於其能否擁有足夠的關鍵材料和金屬來製風機(渦輪發動機),這些材料存在較高的供應中斷風險。
政府需要適應這個新的、更不穩定的階段,並確保新專案持續投入市場。他們需要對市場變化迅速做出反應,調整補貼和預算,以讓開發商能夠投入競標。
受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歐洲發展雄心、中國風電持續快速開發以及大型發展中市場快速部署再生能源的影響,風機(渦輪發動機)及其零組件的供應瓶頸最早可能在2025年出現。還有人擔心,如果只是為了滿足2030年的裝置需求高峰而增加供應鏈,那麽2030年後將沒有足夠的需求支撐它 7。
政府需要確保新專案的合理投入,並根據市場變化迅速調整補貼和預算,以降低開發商無法控制的風險,並確保開發商能夠切實看到投資預期的合理報酬。政府還必須想辦法簡化和加快審核程序,以縮小在達成售電協議和做出最終投資決策之間的風險暴露。
正如安永北歐再生能源團隊主管 Kinga Charpentier 所說:「現在出現新的情況。預測需要進行調整,以便投資者獲得合理報酬。而此調整將會發生,因為人們仍然需要部署資本,但市場可能需要幾年時間來重新調整。」
產業的長期前景非常樂觀。可再生能源在實現脫碳目標方面有不可思議的成長潛力,而離岸風電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此期間,隨著離岸風電不斷成熟,可能會經歷一些腥風血雨,但低效率企業將被淘汰,新的競爭勢力將乘勢而上。
專業離岸風電開發商Corio Generation的執行長Jonathan Cole認為,產業的長期前景非常樂觀。他表示:「可再生能源在助力實現脫碳目標方面有巨大的成長潛力,而離岸風電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離岸風電逐步走向成熟,如果企業能夠調整技術發展步調,運用規模經濟優勢,多考慮價值而非僅計算成本,同時更關鍵的是,相關政策制定者能夠推出協調一致的能源和産業政策,那麽從長遠來看,該產業將從中受益並惠及全球。
第二章
關鍵發展:全球再生能源領域亮點
澳洲擬建造全球最大的電池儲能裝置,波蘭獲得其第一個離岸風電專案。
儘管離岸風電目前存在困境,但仍有真正的贏家。根據《再生能源國家吸引力指數》第62期排名所示,愛爾蘭(上升一位至第12名)在2023年6月的競標中獲得超過3GW的風電專案,以及瑞典(上升三位至第17名)今年核准兩個西海岸離岸風電場專案。
在排名中的其他國家,丹麥(第9名)和挪威(第26名)分別上升了兩個名次和五個名次,北歐市場表現强勁,而位列前三的美國、德國和中國名次維持不變,仍然遙遙領先。
下載RECAI前40名排名(pdf),了解有關各項能源評分的詳細資訊,並查看研究方法,了解如何確定排名和評分的詳細資訊。
- 美國
IRA(Inflation Reduction Act)推動太陽能成長,美國得以維持在榜首位置。由於成本上升,政府面臨市場參與者對於放寬離岸風電專案政策補貼條件的施壓。
RECAI排名:1
排名變化:不變
- 中國
太陽能和風能引領中國邁向2030目標。政府計畫透過綠電認證支持專案開發,幫助實現2025年再生能源電量占比33%的預期目標。
RECAI排名:3
排名變化:不變
- 法國
政府承諾到2027年前停止使用燃煤發電,並達到年產100萬輛電動車和100萬臺熱泵,以支持到2035年增加3倍再生能源電量的計畫。
RECAI排名:4
排名變化:上升1名
- 澳洲
1.2GW大型電池儲能專案展現在儲能發展的突破。政府計畫到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50%,其中風力發電是關鍵驅動力。
RECAI排名:5
排名變化:上升2名
- 英國
第五輪差價合約(CfD)競標沒有成功吸引新的離岸風電專案,挫傷投資者的信心,但離岸風電專案獎勵計畫仍給市場留一些希望。
RECAI排名:7
排名變化:下降3名
- 波蘭
首個離岸風電專案獲得創紀錄的融資,新頒布法案免除150KW以下太陽能光電專案的許可審核。
RECAI排名:15
排名變化:上升2名
- 巴西
巴西「加速成長計畫(Growth Acceleration Program)」提振風能和太陽能投資,同時帶來20個小型水力發電站專案的開發計畫。
RECAI排名:19
排名變化:下降1名
- 埃及
埃及政府期望增加10GW再生能源裝置,從而將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42%的目標從2035年提前至2030年。
RECAI排名:31
排名變化:下降3名
- 菲律賓
政策變化提振太陽能前景。超過140個太陽能灌溉專案將竣工,但同時電網發展落後將構成挑戰。
RECAI排名:32
排名變化:上升1名
- 沙烏地阿拉伯
要達到先前設定的再生能源目標,需要加快步伐。政府將投入資金用於升級改造輸配電網絡。
RECAI排名:40
排名變化:下降1名
第三章
常態化指數(Normalized index)
列出表現超出其經濟規模預期的市場。
為方便比較再生能源市場的吸引力,RECAI採用多項能夠反映再生能源投資機會絕對規模的指標,因此自然而然地對大型經濟體有益。但是,根據國內生產總值(GDP)進行常態化處理,我們可以看出表現超出其經濟規模預期的市場。由此,常態化指數有助於揭示小規模經濟體雄心勃勃的能源轉型計畫,為潛在投資者提供一些有吸引力的備選方案。
第四章
企業購電合約的全球形勢依然喜憂參半
發電成本上升和地緣政治動盪或將打破平靜的局面。
2023年對於購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s,PPA)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因為越來越多企業瞄準新交易,而供應鏈、電網和審核方面的延誤仍阻礙許多PPA市場進展。
話雖如此,截至2023年9月底,歐洲已簽署7.1GW的PPA(超過2022年整年的6.6GW),有望打破2021年7.6GW的紀錄 8。
在經歷2022年的極端價格和波動之後,電力交易市場在2023年前九個月趨於平靜。然而,中東地區動盪已開始波及全球市場,導致價格波動和上漲。
值得慶幸的是,近幾個月來影響多個PPA市場的高通膨率有所緩解,這有助於PPA價格趨於平穩,甚至於某些市場出現下降情形。歐洲也採取相關行動,包括修訂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I),目標是到2030年歐盟能源使用量有42.5%來自再生能源,以及加速再生能源專案審核流程。
然而,企業PPA市場中最大的矛盾來自於發電成本上升和長期批發市場的低價,導致PPA交易價格區間不斷縮小,既不利於開發商獲利,也不利於企業降低購電成本。
上圖顯示企業PPA排名前30名與上一期PPA排名的對比。
安永企業PPA指數使用四大支柱作為關鍵參數進行分析,排名一個國家企業PPA市場的成長潛力。更多詳細資料和方法,請參閱安永企業PPA指數(pdf)。
RECAI 每半年出版一次。 請參閱近期版本:
結語
離岸風電對於全球電力脫碳至關重要,但在過去12個月裡,不斷上升的利率和供應鏈失衡對世界各地專案的經濟性造成衝擊。隨著COP28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召開,各國政府、開發商和投資者必須研究如何調整技術發展,以運用規模經濟的優勢,將能源政策和產業政策相結合,從而為風電產業帶來長遠獲利,進而惠及全球。
此次的國家排名相較上次的調查相比,臺灣排名第24位(上升兩個名次),反映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依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規劃,臺灣離岸風電計畫裝置容量達55GW,僅次於荷蘭及德國名列世界第三,可見離岸風電市場對臺灣能源轉型及世界級投資人的重要性。
目前臺灣離岸風電也同樣遭遇融資和建設的難題導致開發進程延宕。融資相關風險主要來自企業購電合約(CPPA)對融資條件的影響,建設則受到國產化供應鏈與船舶等短缺,限制了開發期程與增加成本管控難度,以上綜合影響離岸風電開發商的財務可行性。此現象可以從去年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一期簽署行政契約的五個風場開發商與今年四月第二期投標的六家業者高度重疊觀之,目前既有的開發商對於CPPA及國產化供應鏈相較於其他外資開發商具有先行優勢及排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