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ESG這個名詞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從產業到金融部門,甚至到商家在針對消費者的廣告文宣中標榜ESG。在此一浪潮下,根基於企業ESG資料的投資等級ESG評比或永續相關獎項成為企業競逐的戰場;ESG被評為較好的企業,更容易取得資本市場的信賴,並建立永續品牌形象,提升企業無形價值;至此,企業永續執行團隊被賦予ESG「要得高分」的重任。然而,有時在高階管理層未充分理解ESG/永續內涵的情況下,永續執行團隊在得不到高階管理層的授權與資源下,設法用最少的資源去獲取最高的「ESG分數」或永續獎項,永續顧問被當成補習班,永續報告書與ESG評比問卷被當成申論題在寫,以考滿分為目標,卻未能實質地將足夠的資源或授權投入在其永續重大性相對高的領域。與之同時,不同評比機構的ESG評比方法學,也在近年掀起討論,無論是方法學的設定、投資組合中納入高碳排產業、抑或是質疑有無以投資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的反彈,都引發了漂綠與ESG是否真的等同永續爭議。
其實,世界上不存在唯一正確且完全客觀的永續評比標準。以投資等級ESG評比為例,不同評比機構在檢視了同一個企業的公開資訊後,卻可能給出差異甚大的ESG評等結果,反映出各家機構對於ESG評比方法學的不同觀點,包含:未經適當管理的剩餘永續性風險、長期性財務和價值創造能力,或是影響力等。從產業所屬的永續議題的關注焦點、價值鏈上中下游的永續績效衡量、量化資訊與質化資訊的解讀、到永續相關風險與永續相關機會的權衡等,不同分析人員對同一產業可能有不同見解。甚者,在各國公司治理發展成熟度不同的情形下,也可能造成「法遵合規仍被評比機構扣公司治理分數」的情形。另外,基於投資獲利目的、以財務重大性為優先考量的ESG,更不一定能妥善涵蓋所有的永續重大議題。因此,將ESG評比「考滿分」設為目標,可能導致資源錯置,未必能真正解決永續發展所有議題。